加到百度搜藏~~!! Add to Technorati Favorites 收進MyShare書籤 推入聯合udn部落格書籤 收藏到Fiigo書籤 奇摩的分享書籤 加入到YouPush書籤

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

http://godofnakama.blogspot.com/2007/11/blog-post_23.html
論善惡

 

  在討論神學內容之前,必須先討論另外一種神學──善惡;當然,這其實很哲學。

  仲魔神學院的文章,其實會跳過「神存不存在?」以及「神是不是外星人?」的議題,那不是神學院要討論的事情,那就像討論「靈魂存不存在?」或「有沒有變形金剛?」一樣的道理。我們無法證明靈魂的存在,但是都會相信有靈魂存在,當然,也是有不相信靈魂的人,我也並不反對那些人的不相信。

  神,是一種信仰的存在,他無所不在,無時不在,他存在於你我形象之中,在你我的心靈中,在你我的信念中。佛教以「放下屠刀、立地成佛」來詮釋,基督宗教以「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,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。(創 1: 27)」

  在佛教中,每個人都有可能成佛,每個人都是佛,與基督教系中,人的形象就是神的形象不謀而合。

  佛是什麼,為什麼可以立地成佛?

  首先,我們必須知道一點,佛教教義中的「佛陀(Buddha)」,並不是神。釋迦牟尼佛、佛陀,都只是一個「人」,佛本身並不含神性,而是接近神性。佛的意思是「覺悟者」、佛能對自身的存在大覺大悟,明白自己在宇宙萬物的存有具有何種意義,是能明大我之人,而能入涅槃。

  我們身處的後世將「佛」神格化,這是人心對神性的曲解,其實「佛」並沒有改變他人業力(業障)的能力,佛雖能看透業力,然而能改變業力的人將是自己。只有自己想改變以及願意改變,並且改變,才有可能成佛。


  那麼,屠刀是什麼?屠刀指的就是惡;放下屠刀,則為去除惡事。《大般涅槃經.梵行品》:「波羅柰國有屠兒,名曰廣額,於日日中殺無量羊,見舍利弗,即受八戒,經一日夜,以是因縁,命終,得爲北方天王毗沙門子。」佛教的教義之中,殺生是一切惡的開端;八戒的第一戒即為不殺生,放下屠刀,意指遵行八戒,不行惡事,不造惡業,進而去理解惡來學習善,終究會進入涅槃。

  涅槃就意味著不再入輪迴。不入輪迴不昧因果,即是永生,如同基督宗教系:「叫一切信的人在他裡面得永生。(約 3: 15)」透過信奉基督來獲得永生,是因為進入了雅威(Yahweh,因為希伯來文字只標子音的關係,以往誤譯誤讀為耶和華Jehovah)這個大我而獲得永生。

  佛教引導心靈提升成佛的論點在于「生而皆苦」,苦就是一種下墜墮落的力量,對於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得不到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五陰熾盛等八苦的恐懼,對事物萬象的貪、嗔、痴;人心很容易沉淪為惡,於是佛用四聖諦解釋苦惡,用八正道來誘導善心,透過定、戒、慧來求規律,都在引導人心往上為善。如我渴求與神相關的知識,正陷入一定程度的貪嗔痴而無法自拔中,雖然自己意會到了,卻也有渴求而得不到的苦,似乎不是很好的例子……

  當我們諸善奉行,諸惡莫作的時候,不就證明了「惡」本身就是存在的了?

  但是苦的根源來自我們自己,也就是,為惡的是我們自己,而我們也都能成佛;所以,惡與苦難,都在佛理之中。

  我們行一切的好,作一切的善事,有美德,都是因為有壞,有許多的惡業,有罪惡的存在。而在基督宗教系的惡,區分定義得更明顯,有惡魔、魔鬼、七罪宗等。那麼以基督宗教系來看,為什麼全能的上帝雅威不直接把惡的根源消滅掉?還能容許惡魔或墮天使的存在?

  其實,就因為是神,而神是至善的(太 19: 17),相對的就必須有惡。「因為萬事必須有對立。我在荒野中所生的首子啊,不然正義和邪惡就無法出現,聖潔和慘愁,好和壞,也都無法出現。(摩 尼腓二2: 11)」以及「如果你要說律法是沒有的,你也要說罪惡是沒有的。如果你要說罪惡是沒有的,你也要說正義是沒有的。如果沒有正義,就沒有幸福,如果沒有正義和幸福,就沒有懲罰和不幸,如果沒有這些就是沒有神。(摩 尼腓二2: 13)」但是我們換個觀點,惡,並不見得是善的對立,如同冷之于熱,只是不熱,反過來說,熱之于冷,也只是不冷,冷熱的對立感覺只是人給予的定義,並不是神給予的定義;如同現在台灣的生活困苦是人們的感覺,是老百姓的感覺,而不是在上位領導者的感覺,也不是宇宙萬物的感覺。

  惡本身並不存在,而是一種超脫存在的善,為什麼呢?

  因為惡,本身是善的一部分;如同苦,是通往成佛的道路。

  透過惡,讓人們得以學習善的存在,若「惡」是一種破壞、是負面的存在,是一種毀滅的力量,那麼惡對自己也是惡的,惡會開始破壞自己,毀滅自己,最終惡將會把自己的存在抹除掉;然而沒有「惡」,也就不能彰顯「善」。我們因為明白了各種痛苦而會去行各種善事,因為看見了惡,看見了透過驕傲、忌妒、暴怒、懶惰、貪婪、貪食、色慾等引出的各種行為,才會知道要行使謙遜、寬容、溫和、熱心、慷慨、節制、貞潔等美德,這些被看見的惡行是為了引出我們內心的善良。

  如同日本服裝設計師兼職漫畫家的永野護先生筆下的《五星物語(The Five Star Stories)》中,天照帝採取強暴高壓侵略手段征戰其他國家是為了促成五星的團結,他行的惡事,是為了讓人們有統一的敵對目標,而這個目標是他自己的國家;最後在天照王國協滅亡之後,五星世界獲得空前絕後的統一信念。

  我們可以這麼看,黑暗並不是光明的對立,而是光明的另一種意象的存在,光愈明亮,影也愈深黑,當光呈現微弱,影也將模糊,有光,才會有影,無光無影,只是一片灰濛的混沌。

  當然了,會有人說:「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;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。」空就是沒有,所以混沌不也是現在的表象?確實,空就是無,但是無並不是混沌。

  有學佛經的人都知道,不適當的時候不應該解經,所以我也只能大概說明,並不解經。佛經中的色,通成指的是物質世界,或說三千世界,這也是我通常會用色界(不是色,戒)來稱呼形容我們存在的這個物質界之原因。而空,是可以看為涅槃的;那麼就可以看成我們軀體與涅槃其實並無分別,在大我之中,肉體與涅槃並無分別。這句般若波羅密多經的解經法理很多,有興趣的可以去適當的寺院聽這個的解經。

  所以,絕對不可能完全消滅惡,不可能消滅黑暗,因為惡本身就是至善的一部分。黑暗是光明的從屬,日本漫畫家荻野真的《孔雀王(第一部)》以及俄國作家Sergey Lukianenko的《夜巡者/日巡者/幽巡者》都是在探討善惡並存,光明與黑暗必須並存的作品,很推薦閱讀。

  那麼,我們身處色界,該要如何擺脫惡而向善?

  人心如水,水往低處流,人心也是往低處走,因為最不費力,世道當落,也才能突顯善的可貴。高與低,是一種形而上的說法,並不是真的有高低之分了。猶如諺語:「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。」

  我認識個朋友,十幾年的交情了,年紀比我晚幾十天出生而已。前一陣子他要約我出去吃飯看電影,而那部電影我覺得沒有花錢去電影院看大螢幕的必要,就婉拒了,閒談鬼扯的時候,我說了一句理由:「我出門去看那部電影又不會撿到錢,如果去看電影能撿到一百萬我就一定去看。」而他回答:「說不定啊,天底下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,你怎麼知道你不會撿到一百萬?」我又回他道:「既然天底下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,那你的小說也一定寫得出來!」聽完這句話,他沉默了三十餘秒。

  是的,這個朋友也曾經熱愛寫小說,也放棄自己,放棄小說很多年,他每次再再提筆(手指放在鍵盤上),都面對一堵恐懼之牆。

  三十秒之後,他回答我:「我是不可能的啦,什麼事都會發生,就這件事情不可能。」

  妄自菲薄是不是一種惡?沒有自信,不敢改變是不是因為苦?

  我相信,心裡在逃避的時候都會很快樂,夜靜更深之時,應該就是苦了。

  最後,以訛傳甚廣的荀子「人性本惡」的說法,來作為結束。

  荀子的人性本惡,首先就點出了人心人性向下沉淪的事實,而要人們學習禮教,努力向上提升,只要肯付出努力,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聖人(學惡乎始?惡乎終?曰:其數則始乎誦經,終乎讀禮;其義則始乎為士,終乎為聖人)。

  認識惡、認識苦,能讓我們更成長!

 

沒有留言: